English

大学生朋友,你知道怎么找工作吗

1998-05-04 来源:光明日报 张业清(左) 喻国明(右) 我有话说

本题提示每年都有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为找工作东奔西跑,成功率却不高,这除了来自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与大学生对社会不太了解、就业观念陈旧、缺乏就业技巧有直接关系。

本报记者:张业清

特邀嘉宾: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

记者:今年又有大量大学毕业生在“跑工作”,这些大学生拿着介绍自己的材料,东奔西跑,成功率并不见得高,这是为什么?

喻国明:这与今年的就业形势有关。首先,国家机关精简,人员紧缩,一些机关冻结进人,这表明过去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已发生变化。其次,国有企业正在进行的改革,使得往年吸收大学生的另一个重要渠道的吸纳能力明显紧缩。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地方院校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增加的一些热门专业,现在看来需求量比当时估计的要低,出现供过于求。

记者:您说的似乎是讲大学生“跑工作”成功率不高的几个客观原因,从大学生本身来讲,有没有主观上的原因呢?

喻国明:当然有。就北京市的大学毕业人数与岗位数的1:1.03这个百分比来看,应该说大学毕业生都能较顺利地找到工作,只是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找的工作不尽如人意。

记者:有这样一个例子,浙江大学一位大学生应聘国家某机关的一个公务员岗位,当考官几次问及其父亲在哪儿从事何种工作时,该大学生只说父亲是高级教师,闭口不谈父亲是某农村的高级教师,考官本想招聘这位大学生,但因这位大学生“不诚实”只好作罢。您如何评价这位大学生因主观原因而落聘?

喻国明:一句话是心理素质差,经不起“拒绝”。当然也有大学生对社会需求信息不通的原因。一个学新闻的大学生拿着材料跑到某中央新闻单位毛遂自荐遭到拒绝,第二天他又拿着同样的材料跑到另一个工作性质完全不同的单位找工作,试想,这种普遍撒网的方法能有多少成功率呢?

记者:看来,大学生找工作的自荐材料如何写,该到什么样的单位找工作也很有学问。

喻国明:这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国家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能够全包分配,在这种条件下,就业以及求职书就有学问可言了。现在大学生的求职书,偏重介绍自己,没有“对象感”,到哪儿求职都是那份材料,不去研究求职的单位需求和侧重什么,自己的材料没有“显形价值”,成功率自然就低。同时,有的大学生提出一些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谋职不成,这说明一些大学生不懂得如何“踏门坎”,急于一步到位。

记者:据观察,大学生找工作,一般都有“先大后小”的习惯,即找工作从区域上讲先北京后省城再市县,单位的顺序是先中央国家机关后省市机关,先国有大企业或外国大公司、中外合资大公司,没有办法才到小单位或乡镇企业,这种就业观念是否合适?

喻国明: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但这种就业观念比较陈旧。正确对待自己的就业选择,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不要从传统意义出发认为是“正式工作”才干,正式工作表示传统的正规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正式工作和非正式工作的界限也在发生变化。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劳动报酬,应该说就有了某个职业,只是有的职业是临时性的,有的则时间较长。关于这一点,东方和西方观念差别较大。在西方,社区服务很热,而叫我们的大学生到居委会或某个小区养花看车,恐怕响应者会寥寥无几。一位美国老太太为她所在的社区居民们养了一辈子花,现在老了,她就雇人养花而自己当老板。国内一个演出团到新加坡演出,一个博士为该演出团打工搬道具,当问及博士为什么还干这种活时,这位博士吃惊地反问:博士应该干什么活?这些都说明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

记者:您所说的许多问题都涉及大学生对社会不太了解,缺乏就业技巧,那么,作为社会、学校及有关部门,能为大学生做些什么呢?

喻国明:首先,从学校方面讲,应该增加让大学生与社会的磨合机会,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对位”,改变只重知识教育而轻素质教育的传统,要树立“不埋头读书不行,只埋头读书也不行”的观念,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进行“就业心理辅导模式”的教育。其次,有关部门可以建立全国大学生和吸纳大学生用人单位电脑信息网络,使得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可以先在电脑网络里查寻和对话。最后,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都要改变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价值观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